安全,絕對不是最重要的小事
Producer Journal | 製作人日記

有一句話,我們作為活動製作人或者是活動負責人經常都會掛在嘴邊,說到牙都要老掉了還是堅持到底地碎碎念下去,那句話就是:「請注意安全!」我們都明白,團隊裏外的人心裡都百般瞭解整個活動從入場、裝台、綵排、執行到拆台,無論是那一個步驟,人生安全永遠居於所有守則的第一順位,可是,往往大家明知道危險、有可能發生意外的事情,總會因為某些很隨便卻惡劣的原因,最常聽的理由是:方便嘛、不用麻煩了、一下不就行了⋯⋯等等,而不知不覺地被忽略,然後安全反倒淪落為最重要的小事了。
記得剛入行做展覽的時候,有一次到北京出差負責一個中型攤位的搭建,搭建兩天攤位進展理想,心情愉快的我準備提早下班到故宮逛逛。就在這個時候,隔壁館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:「有一個搭建師傅從工作台上失足墮地。」不少人放下手上的工作往隔壁館跑去探一個究竟,我不敢去,過了不一會兒,傳來救護車的鳴笛聲。那天傍晚,站在景山公園之上,輦下山河一望收的感覺不禁讓我聯想到展館裏工作台的高度,通常搭建四米或以上高度的展位都會先搭一個工作台,好讓工作人員攀上爬去以便高空作業,所以這個工作台的高度至少也有四米,可能更高,我不敢想像一個人從四米的高度向下墮的後果會怎樣。如果師傅有戴好安全帽、繫好安全帶,結果又會不會不一樣呢?

還有一次,那是一家企業的自家派對,選了一個設計感獨特的地方,除了小舞池,令人最深刻的是二樓的小陽台,猶如拂來一縷縷三十年代上海灘的浮光掠影。吸睛的確實是小陽台,不過不是它的外表設計,而是它結構性的設計。我本想走到小陽台,審視一下舞台和小舞池的進度,卻讓我遇上了驚險的一幕,幸好只是驚險,可是故事裡兩個主角卻一臉身在險中不知險的茫然。
小陽台以玻璃作為圍欄,大概一百一十公分左右高,玻璃圍欄到陽台邊不剩十公分的距離,而一排前衛的電腦燈正好懸吊在這十公分的距離上的天花,如果有人跨過玻璃圍欄,把腳尖踮在這距離上,再加上熟練的操作技巧,是完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掛在天花上的那盞炫酷的電腦燈摘下,加上GOBO片,然後安裝回去,但前提是十公分以外還有千千萬萬個十公分承著這個人。
經過小陽台的時候剛好看到兩個師兄,一個正如我形容的,大半邊身體跨到玻璃圍欄外,一隻腳踮著圍欄外那不到十公分的邊緣,另一個站在圍欄內用雙手圈著圍欄外的師兄的腰,以為自己是安全帶。一看這情景,我心裡OMG連叫了好幾回,我不敢作聲,我怕我的驚叫成為意外的導火線,我從遠處跟他們打了聲招呼,然後壓抑著心裡那堆熱鍋上的螞蟻,佯裝不徐不疾地走到他們身邊,命令他們停止這個極度危險的動作。
天啊!這是陽台圍欄外不剩十公分的距離,在這距離之外並不是千千萬萬個安全的十公分,而是捉不到摸不著的,空氣。你知道這意味著甚麼嗎?這意味著踮起的腳稍有一點點差池,那個準備把燈摘下的師兄馬上掉到舞池裏,陽台離小舞池的高度是,至、少、三、米!
我請教兩位師兄為甚麼不租一輛升降台或剪刀車,他們回答我說:「這個場地都這樣呀,沒有人會如此麻煩駕著一輛剪刀車進來,況且這裡到處都是名設計,碰壞了怎麼辦?」
那麼,麻煩、名設計,跟,你的命沒了,比較,哪個更重要?
